防範新冠疾情及上呼吸道感染從室內空氣著手

分享此文章:
Facebook
WhatsApp

近月天氣乍暖還寒,加上受北方冷風吹襲,內地的污染物亦隨風飄到香港。受天氣及空氣污染「雙重夾擊」下,今年學校爆發上呼吸道感染個案倍增。有專家指,學校近年雖然已加強防範疫情措施,但往往忽略其他經室內空氣傳播所引致的上呼吸道疾病,如:流感、急性鼻咽炎等疾病,呼籲應從改善室內空氣著手,防範上呼吸道感染個案大規模爆發。

什麼是室內空氣?

室內空氣是指一些危害人體健康及周邊環境的物質對大氣層所造成的污染。這些物質可能是氣體、固體或液體懸浮物等。而當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懸浮粒子表面有機會依附病毒,漂浮於空氣中而造成病毒傳染,傳染範圍也比飛沫傳染要大。

常見空氣傳播疾病:感冒、流感及鼻咽炎

室內空氣質素顧問黃勁松指,由於新型冠病毒疫情肆弱,加上現時高度關注的新冠病毒Omicron變種,學校已加強防範感染的風險,如:配戴口罩、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等。但他指出,一般在學校常見的上呼吸道所引致的疾病,大多為普通感冒(Common cold)、流行性感冒(Influenza)及鼻咽炎。疾病主要的傳播途徑為空氣傳播及接觸傳染,故絕不能忽視學校的室內空氣質素。

他亦稱,幼兒中心及小學是感染上呼吸道疾病風險較高的群組,由於年紀較少的學生仍未關注個人衛生,故傳染病很容易經人傳人方式傳播。同時,傳染源頭亦可能由教職員或家長傳播。

一個空氣淨化器,是否可幫助學校師生不會傳染上COVID-19?

當空氣淨化器使用適當時,可以幫助在課室密閉的空間內減少污染體,包括病毒。並且加強學校室內通風系統,是一個改善學校室內空氣品質的最佳方法。

室內空氣質素顧問黃勁松亦建議以下方法,可有效減低新冠病毒及其他病毒在學校爆發的風險:

  1. 安裝衛生處建議的空氣潔淨系統,如採用高效顆粒空氣過濾(HEPA)、紫外線C技術(UV-C)設備。
  2. 打開課室門窗,或病屏隔的門
  3. 打開通風系統接收室外空氣的按鈕
  4. 在洗手間持續開著抽氣扇或風扇
  5. 定期清潔通風系統、空氣淨化系統內的過濾器。

資料嗚謝:室內空氣顧問黃勁松先生